2010年9月23日

代謝城市

同事分享了一篇跟建築有關的文章寵物建築與代謝城市

我在想
如果台灣想發展自己的建築特色
真不希望台灣的建築以後走日本的膠囊風

"整個城市像機械" "房子可以像零件一樣可以更新"
這真是一大夢魘,簡直就跟變成柏格人一樣

人的優點就是會幻想,有創造力
我認為最好的生活空間就是能激發自己的想像力
同時讓自己放鬆
要做到這2點,房子就必須因人而異

膠囊化,制式化的房子
對我來講好像就在生產著思想一樣的個體
假如有天社會上爆發某種心理傳染病
強化了住膠囊者的憂鬱症
馬上就會感染給很多人的
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
打造自己喜歡的生活空間的重要性

我反對機械化,太單調而可替代的城市建築
但我不反對微小化
微小而繁多的產品,其實是特色的一種
日本人做的一些玩具或DIY產品實在很有巧思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